老年痴呆早信号,非忘事!医生揭秘:频繁出现6种异常,暗示大脑病变_老人_阿尔茨海默病_功能
"当大家听到 “老年痴呆” 这四个字,脑海里大概率会立刻浮现出 “健忘”“记不住事儿” 的画面。但实际上,遗忘可不是老年痴呆最早发出的信号哦。很多患者在病症初期,呈现出来的是性格、情绪以及行为方面那些不太起眼却又意义重大的改变。可遗憾的是,这些早期迹象常常被家人们忽略掉,等到老人真的开始频繁忘记事情的时候,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了。所以,要是你身边的长辈近来老是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像是脾气莫名变大、突然变得冷漠无情、连以前用得滚瓜烂熟的物品都摆弄不明白了…… 那可一定要提高警惕啦!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讲讲老年痴呆早期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异常表现。
脾气大变,情绪像坐过山车
原本性格温和得像春日暖阳的老人,要是突然变得像一点就着的爆竹,暴躁易怒,芝麻大点的小事都能让他们大发雷霆,这很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老年痴呆)早期的典型症状之一。医学研究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大概有 60% 的患者在刚发病的时候,会出现情绪不受控制、焦虑不安,甚至陷入抑郁情绪的状况(参考《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 年第 54 卷第 3 期)。
展开剩余84%给大家讲个真实的病例吧。我之前接诊过一位 67 岁的退休教师,他的家人跟我诉苦,说这半年来,他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老是跟老伴吵架,发起火来还会摔东西。要知道,在过去,他可是个极有耐心,脾气好得没话说的人。后来呢,他开始无端怀疑家人偷拿他的东西,甚至连亲儿子都不让进家门了。家里人一开始还以为是老人上了年纪,脾气变得古怪了些,没太当回事。直到有一天,他连自家的家门密码都输错了,这才感觉事情不太对劲。赶紧带着他来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
社交退缩,从开朗走向沉默
曾经那个性格开朗得如同夏日晴空,一有聚会就积极参与,跟朋友们谈笑风生的老人,如果突然变得像霜打的茄子,沉默寡言,对聚会邀约一概拒绝,也不愿和老友们唠唠嗑了,可别单纯地以为只是心情不好哦,这背后很可能是大脑执行功能下降在捣鬼。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常常会出现 “社交退缩” 的现象,他们对曾经热爱的活动渐渐失去了兴趣,就连面对最亲近的家人,也表现得相当冷淡(依据《中国全科医学》,2023 年第 26 卷第 9 期)。这主要是因为大脑里负责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的区域 —— 前额叶皮层,已经开始出现退化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怎么区分到底是单纯的情绪低落,还是大脑病变导致的呢?要是单纯的情绪低落,往往是由某件具体的事情引发的,比如说生病身体不舒服、家里闹矛盾了,或者短期内压力太大。而且这种情绪低落一般过段时间就会慢慢好转。但要是大脑病变引起的,那就没有什么明显的诱因,并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表现为对所有的社交活动都提不起劲,一概不感兴趣。
判断力下降,掉进诈骗陷阱
以前过日子精打细算,堪称家里 “理财小能手” 的老人,要是突然变得花钱大手大脚,甚至频繁掉进诈骗的坑里,这很可能是大脑额叶功能衰退发出的危险信号。就拿我一位病人来说吧,他都 80 岁高龄了,退休前可是银行职员,理财能力那是相当厉害。可谁能想到,最近这一年,他就像着了魔似的,一门心思扑在 “投资” 上。一会儿买大量的保健品,一会儿又把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拿去投资那些一看就不靠谱的虚假理财产品。等家里人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被骗走了十几万元。赶忙带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大脑前额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萎缩,认知功能大幅下降,这才导致判断力变得这么差。
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家人们平常要多抽时间陪陪老人,定期和他们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日常的消费习惯,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异常,避免老人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还有哦,65 岁以上的老人,建议每年都去做一次认知功能评估,早发现问题,就能早干预,争取把病情发展的脚步拖慢一些。
日常技能 “失灵”,熟悉之事变陌生
要是家里老人突然像失忆了一样,连手机都不会用了,做饭的时候忘这忘那,关键步骤全漏,甚至穿衣服都把顺序搞混,这时候可别只觉得是老人糊涂了,这很可能意味着大脑的执行功能受损了。医学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早期会出现 “习惯性动作障碍”,简单来讲,就是原本做起来驾轻就熟的事情,突然变得陌生无比(参考《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22 年第 41 卷第 5 期)。那怎么判断是不是这种情况呢?比如说,老人以前用遥控器、手机、微波炉这些电器都很熟练,突然就摆弄不明白了;做饭的时候不是忘了放盐,就是把米放进锅里却忘了加水;穿衣服的时候把裤子穿在外面,或者左右脚的鞋子穿反。要是出现这些情况,就得留个心眼啦。
睡眠紊乱,昼夜颠倒成常态
很多老年人睡眠质量确实不太好,这比较常见。但要是长期出现昼夜颠倒,大晚上精神得像白天,频繁做噩梦,夜里兴奋得不行,那可就得警惕大脑的退行性病变了。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发病早期,松果体的功能会出现异常,导致褪黑素分泌紊乱,进而严重影响睡眠节律(依据《中国老年医学会》,2020 版《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那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改善呢?白天可以让老人适量运动运动,但午睡时间可别太长。晚上呢,尽量减少蓝光刺激,少让老人看手机、电视。最好能让老人遵循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都在差不多的时间入睡和起床,慢慢调整睡眠规律。
嗅觉味觉 “罢工”,感知能力下降
科学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发病前 5 - 10 年,就可能出现嗅觉和味觉功能下降的情况(参考《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 年第 54 卷第 3 期)。有位患者的家属就跟我讲过,他家老人以前特别爱吃辣,口味重得很。可最近老是嘟囔着 “菜没味道”,而且连肉和鱼的味道都分辨不出来了,后来甚至常常忘记吃饭。家人不放心,带他来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嗅觉神经已经受损,最终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那咱们平常怎么自测呢?可以看看老人是不是经常闻不到那些熟悉的味道,像花香、食物的香味;是不是觉得以前爱吃的食物变得淡而无味;是不是吃饭的时候老是放过量的盐或者糖。要是有这些情况,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
下面再给大家分享一些预防老年痴呆的小妙招:
保持社交活动:多让老人和朋友、家人聊聊天,聚聚会,这样能有效延缓认知衰退的速度。
坚持运动锻炼:每天让老人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打太极就很不错,能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
遵循健康饮食:推荐老人坚持 “地中海饮食”,多吃鱼、蔬菜、坚果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少吃高糖高脂的食品。
控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会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这些疾病。定期体检筛查:定期带老人去体检,早发现问题,就能早进行干预,尽量延缓病情的发展。
"
发布于:江西省-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